給仔豬斷尾可以提高仔豬窩成活率
文章來源:廣州集牧農(nóng)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:2917 發(fā)布時間:2017-12-27
很多養(yǎng)豬戶都會在仔豬出生后選擇給仔豬斷尾,因為在給仔豬斷尾后,可提高窩成活率,原因是哺乳母豬有可能無意中壓住仔豬的尾部,令其無法活動,仔豬又無力爭脫,有的造成死亡。有的母豬有惡癖,專噬仔豬尾巴,斷尾后則可避免。而電熱斷尾鉗就是一種很好的仔豬斷尾工具。
我們的牧斯德電熱斷尾鉗采用不銹鋼材質(zhì)制作,耐高溫,耐腐蝕,不易生銹,結實耐用。電熱斷尾鉗因為發(fā)熱速度快可以做到一秒止血,可以有效預防感染。電熱斷尾鉗采用一體刀刃設計,加熱電熱絲,發(fā)熱快速,加粗電熱絲升溫快。150W加粗電熱絲預熱5至10分鐘,鉗片溫度高才能快速切斷,可以降低豬的應激。牧斯德的這一款仔豬斷尾鉗有3米的導電線,方便遠距離的操作,讓斷尾更自由方便。這一款電熱斷尾鉗對電熱絲做了加粗處理,這樣可以快速提高溫度。在剪尾鉗的內(nèi)側(cè)有彈簧裝置,伸縮自如,可以提高使用的時間。
給仔豬斷尾是為了防止仔豬在群養(yǎng)互相咬尾巴,大型豬場一般都是斷尾,母豬是從小養(yǎng)到大的,所以一般也會斷的,另外斷尾時間在斷奶期間與分欄之前比較好。
相比其他的斷尾方式還有這些:
1、電燒斷尾法:將仔豬橫抱,腹部向下,側(cè)身站立,將仔豬臀部緊貼欄墻,術者站在通道上,左手將仔豬尾根拉直,右手持已充分預熱的250W彎頭電烙鐵在距尾跟2.5厘米處,稍用力壓下,隨燒烙尾巴被瞬間切斷。
2、純鉗夾持斷尾法:術者在仔豬哺乳或飲水時,左手提尾,右手用鈍型鋼絲鉗在距尾根2.5厘米處,連續(xù)鉗兩鉗子,兩鉗的距離為0.3~0.5厘米,5~7天之后尾骨組織由于被破壞停止生長而干掉脫落。
3、牛筋繩緊勒法:仔豬出生后7~14天,用浸泡數(shù)天的牛筋線蘸消毒液后在距尾根2.5厘米處用力勒緊,待7~12天后自行脫落,達到斷尾目的,此法操作簡便,無任何感染。
4、剪斷法:斷尾時保定好仔豬,消毒術部,再用已消毒的剪刀在距尾根2.5厘米處直接剪斷尾巴,然后用清水沖洗并涂上碘酒或止血劑。此法操作比較麻煩,斷尾后還會出血,涂抹碘酒達不到消毒的目的。有時斷尾的創(chuàng)面結痂后痂皮容易被擦掉造成第二次出血,仔豬相互咬食尾巴引起再度的感染發(fā)炎和膿腫。
而我們的電熱斷尾鉗使用方法:
1、斷尾一般不可在免疫期進行,以免造成應激反應疊加
2、在一天比較涼爽的時候進行為宜
3、斷尾保留1/3、斷尾2/3為宜
4、斷尾之后添加飼料和水,有條件可添加維生素K3,有助愈合
5、先將牲畜保定,然后將畜牧的尾巴放入卡槽而后加力剪去尾巴,同時將尾部切口向熱刀片方向輕壓約1秒鐘。
在使用電熱斷尾鉗的時候要注意到下面這幾點:
1、斷尾鉗使用前一定要充分預熱,鉗片溫度高才能切斷速度快,降低豬的應激。
2、斷尾時要把握度,不能打面積的切除,不然導致豬失血過多,2/3——1/2即可(種豬剪掉)。
3、斷尾時要穩(wěn)、準、禁止左右晃動,切口要整齊。
4、要用2—5%碘酊對傷口消毒,如果流血嚴重用高錳酸鉀粉止血或繩結扎(不流血后松開繩)
5、斷尾時要把豬綁的牢靠(但也要注意度),避免仔豬因疼痛掙脫,同時也防止電熱斷尾鉗燙傷到豬的其他部位或者工作人員。
6、要分離飼養(yǎng)因斷尾應激的豬仔,飼養(yǎng)增加營養(yǎng),注意觀察其變化。
7、斷尾前后要飼喂一些增強豬仔的免疫力以及預防應激過度的藥。
8、每一頭豬仔使用過的電熱斷尾鉗,要進行消毒之后再繼續(xù)使用
9、不要用斷尾鉗斷牙。